梅河口市鑫盛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0435-85235268

【稻曲病警告】8月中下旬抽穗的水稻如何预防

发布日期:2019-06-21    浏览次数:

稻曲病,多发生在收成好的年份,故又称“丰收果”是水稻穗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

 

此病只发生于水稻穗部,为害谷粒。该病不仅对产量造成损失,而且还会降低稻米品质。该病在各地迟抽穗中稻及晚稻生产中发生较普遍,所以请广大农户适时加强防控。

 

一、稻曲病症状

 

稻曲病具有非常明显的外部特征,容易识别。病菌在水稻抽穗时侵入谷粒,之后在颖壳内形成菌丝块,并逐渐膨大,导致病粒的内部组织被破坏。

 

先从内、外颖壳缝隙处露出淡黄带青色的小型块状突起物(即孢子座),其后包裹整个颖壳,形状比正常谷粒大3~4倍,色泽转变为墨绿色或橄榄色,表面呈平滑的粒状,看起来像外包一层薄膜,最后孢子座表面龟裂,散出墨绿色粉状物(即为厚垣孢子),孢子座表面可产生黑色、扁平、硬质的菌核。

 

稻曲病前期症状图(稻曲球为黄色)

 

稻曲病中期症状图(稻曲球为花色)

 

稻曲病后期症状图(稻曲球转为墨绿色或近黑色)

 

二、病害发生规律

 

1、稻曲病主要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发生,危害穗上部分谷粒,少则每穗1~2粒,严重的可达几十粒。

 

2、稻曲病主要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。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,由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,因此,连作地块淹水、串灌、漫灌是导致稻曲病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。

 

3、在水稻抽穗扬花期若遇多雨、适温、日照少,特别是连续阴雨天气,有利于发病。病菌在24~32℃时发育良好,最适温度为26~28℃,低于12℃或高于36℃则不能生长。

 

4、偏施氮肥或穗肥施用过晚造成贪青晚熟发病重。

 

5、一般大穗型(杂交稻)、密穗型品种(粳稻)及晚熟品种易发病重。

 

6、丘陵山区雾大、露水重,发病往往较重。

 

三、药剂防治

 

据天气预报,近期,长江中下游进入阵雨多发阶段,气温下降到25℃~35℃,而此正值一季晚稻孕穗至抽穗阶段,极易引起稻曲病大流行,再次特别提醒大家,务必加强稻曲病防治。

 

用药时机:

 

稻曲病以预防为主,最佳时机有两个:一是全田1/3以上茎秆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,即俗称“大打包”或者“大肚期”时用药(约距出穗时间7~10天左右,叶枕平),此时正是病菌的初侵染高峰期;二是破口始穗期

 

防治药剂:

     

在破口前7~10天(叶枕平)亩用30%爱苗(有效成分为:30%苯甲·丙环唑乳油)15毫升,或24%腈苯唑悬浮剂15~20毫升对水60斤喷雾。破口抽穗1/3~1/2时再喷一次。

 

②或者是破口前7~10天(叶枕平)亩用25%富力库(有效成分为25%戊唑醇)25毫升,或30% 戊唑·多菌灵悬浮剂60~70毫升对水60斤喷雾。破口抽穗1/3~1/2时再喷一次。

     

③或者是破口前7~10天(叶枕平)亩用5%井冈霉素水剂500毫升对水60斤喷雾。破口抽穗1/3~1/2时再喷一次。

     

④或者是破口前7~10天(叶枕平)亩用20%三唑酮乳油100毫升或25%粉锈宁(三唑酮)可湿性粉剂100克+40%多菌灵悬浮剂100毫升,或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60斤喷雾。破口抽穗1/3~1/2时再喷一次。

 

由于防治稻曲病喷药的部位是在植株的上部,所以,用药时对水量不宜大,力求雾滴细,一般每亩对水量40~50公斤,待露水、雨水干后用药。

 

注意打药后3~4小时内如遇雨要及时补喷。

转载自365益农

最新产品推荐

  • 即将审定品种介绍
  • 新参试品种介绍
  • 健湘丝苗
  • <strong><font color='#CC0000'>C两优新华粘</font></strong>
  • <strong><font color='#CC0000'>【高档优质稻】泰优新华粘</font></strong>
  • <strong><font color='#CC0000'>【国审品种】创两优新华粘</font></strong>
  • <strong>【直播首选】吉优粤占</strong>
  • <strong><font color='#CC0000'>【湘米工程品种】泰优粤占</font></strong>